心理专题:如何矫正孩子的“恶习”?

尴尬的社交

线上社交之路
对小豆丁却一筹莫展、黯然神伤……

2004年2月4日,Facebook上线;
       2007年7月,Facebook上的活跃用户达到3400万,同时跃升为美国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点;
       2008年5月,Facebook全球独立访问用户首次超过了竞争对手Myspace,五月独立访问用户达到了1.239亿,页面浏览量达到500.6亿;
       2009年12月,Facebook的独立人次达到了4.69亿,Facebook一个月内增加的新用户量相当于雅虎一年所增加的用户量;
       2010年2月, 据国外媒体报道,Facebook赶超雅虎成为全球第三大网站,与微软谷歌领衔前三;
       2010年7月,Facebook突破瓶颈,注册用户数量突破5亿人,其中有近一半的用户每天都要访问Facebook;
       ……
       仅仅用了6年的时间,Facebook就从一个大学的内部交友网站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交网络。
       现在,世界上每14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是Facebook的用户,这其中既有普通的大学生,也有像奥普拉.温弗里和贝拉克.奥巴马这样的名人政要。
       甚至,由于 Facebook 是如此的受欢迎,心理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心理障碍——Facebook上瘾症。
       过去的5年,互联网迎来了新一轮快速增长期,社交网站的迅猛发展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而Facebook,就是整个社交网站发展的缩影。
        我们知道,有需求才会有市场。
       近年来在线社交服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互联网领域硬件和软件的提升,但更大的原因是人们自始至终对社会交往的强烈渴求。借助于互联网的这个强大的社会应用,这份渴求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早期,人们进入互联网的入口是雅虎这样的大型门户性网站;
       后来,渐渐转向以Google为代表的搜索引擎为互联网入口;
       现在,人们进入互联网的入口再一次发生转变,以Facebook为代表的大型社交网站成了人们进入互联网的第一站。
       借助于集成在社交网站平台上的成千上万种应用,用户几乎可以不离开这个平台就可以完成任何想做的事情:聊天交友、网上购物、更新微博、下载游戏、制作幻灯片、书写文档、查看邮件、阅读新闻、订阅电子杂志、购买单曲……
       所有现在能在互联网上做的事情,都可以在这个功能齐全的平台上一站式完成。
       有人说,有了互联网之后,人类才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就能知悉天下事,而大型社交平台的发展,让人做到了不离开一个页面就可以处理所有事务,这又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线下社交困境

       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线上社交现在是一片祥和升平、热情洋溢的大好局面,而线下社交则多少显得有些尴尬,甚至是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困境。
       网络时代的到来已经催生出了一大批的“宅男”、“宅女”,而社交网络近乎疯狂的发展和普及让这些“宅男”、“宅女”的“宅劲儿”更凌厉、更彻底!而且更坚定了他们把“宅生活”进行到底的信念……
       他们可以在线上生龙活虎、侃侃而谈,而一到线下就马上变得手笨眼拙、沉默寡言,好像一下子换了一个人似的。线上生活和线下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让他们在患上了“Facebook上瘾症”的同时也患上了“社交恐惧症”。

       有事例为证:
    一、网络时代,网购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以淘宝为代表的B2C电子商务模式已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购物习惯。而且,很多之前的买家都已经升级成为了卖家,有了自己的网上店铺。
    这是一种卖家与买家无需见面的商业模式,他们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进行交流,讨价还价、成交付款。
    于是,一个很奇怪的情况就出现了。卖家在线上和那些陌生买家交流的时候,一开口就是“亲爱的”、“亲”这些颇为肉麻的用词,好像虽未谋面但早已经是老交情了,聊的好不热乎!
    可一到线下呢?你让他和一个陌生人说一句“你好”都要在后面磨蹭半天,简直比让他给你500块钱都难!让人好不诧异……

       这还不算严重的,我们看下面这个事例:
    二、每年的四月份到六月份,都是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每到这个时候,各大人才市场、招聘会,都是人头攒动,挤满了抱着简历找工作的毕业生。
    可在近两年的招聘会上,眼尖的记者却发现很多四五十岁的叔叔阿姨抱着简历出现在各大招聘会上。
    后来才弄清楚,原来他们是给自己家那位整天宅在家里、上网聊天、不愿出门、连简历都懒的投的孩子找工作!
    这其中固然有“啃老”的人在,可大多“宅一族”在现实中是社交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原因。
    这还不算,更有甚者,连相亲都懒得去了!
    现在的相亲,不算男女双方见面,而渐渐变成了男女双方的家长见面!
    家长见面后互相交换信息,然后回家告诉的自己的孩子。这事儿放在二十年前肯定的咄咄怪谈,而现在却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上演……

线上线下缘何差若天渊?

       对比线上社交的热烈和线下社交的冷清,我们不禁陷入了沉思……
       同是满足人们的社交渴求,同是聊天对话,为什么当人在网线的两端、面对着一个显示器的时候就可以眉飞色舞、口若悬河,而在现实中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就吞吞吐吐、不知所措,甚至有“社交恐惧症”呢?
       首先,相对于线下社交,我们应该承认线上社交具有一些天然的优势。
       它方便、快捷、成本低。特别是现在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在日常工作中,结识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不为现实所允许,而通过登录社交网站或者上网讨论大家感兴趣的话题等方式,使许多人在虚拟世界中找到了兴趣相投的朋友。
       而且,线上社交便捷性还体现在,它不仅仅是一种社交,借助于社交网站强大的平台,你可以在聊天的时候收发邮件,也可以在收发邮件的同时网上购物,这是一种全新的多任务生活模式。
       另外,越来越多的大城市逐渐成为移民城市,人是群居动物,有着情感方面的需求,而许多人在这些城市缺少亲情,而爱情往往很难建立,小时候的友情也缺失了,这时候对新的交际圈的需求就更急切,从而放大了对友情、事情的需求。方便、快捷的社交网站就成了满足这种需求的不二之选。
       除此之外呢?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了线上线下产生如此大的反差呢?

社交恐惧症
给予孩子注意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种时下越来越“流行”的心理障碍——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名社交焦虑症(social anxiety),是一种对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恐惧或忧虑的心理障碍。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场合,有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
   此症名称源于1985年,当时被认为是忽略性焦虑失协症(Neglect anxiety disorder),经过14年后才渐渐被重视。

   时下,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宅文化”流行,把“宅”当成是时髦的青年男女们,正越来越多的步入“社交恐惧症”的行列。
   在最近公布的美国心理障碍诊断中,社交恐惧症已“成功”进入前三名,成为仅此于忧郁症和酗酒的心理障碍。
   正是由于“社交恐惧症”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人钟情于网络上的虚拟社交,也正是由于他们寄情于虚拟社交,更加剧了他们的社交恐惧症。这是一个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要知道,生活毕竟是现实的,至少在现阶段的社会环境中,很多社交还是要在现实中完成的,例如:你要在现实中举办婚礼,要在线下面谈大的生意订单,要在线下和好友举杯痛饮、畅快淋漓!
   那么,如何才能跳出这个“恶性循环”,让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也能轻松社交呢?


让社交不尴尬

、正视恐惧
给予孩子注意

害怕,这是我们唯一应当害怕的东西——罗斯福
这句话曾在二十世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鼓励过无数的美国人走出消沉,迷茫的低谷。
   “我们害怕的,是害怕本身。”你认真地想过这一点吗?
  我们害怕那种“令我们害怕”的状况,这是我们不断逃避人际交往的本质问题。
   人际交往,在有社交恐惧症心理障碍的人心中,代表着尴尬、出丑、被嘲笑、批评……甚至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一想到这样的失败,“害怕”就被提前透支掉了。
   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总觉得自己是一座孤岛,无人理解,也无人在意,但他们却时刻渴望着过往的船只。
   等到船只真的来了,他们却手足无措,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该藏在什么地方好呢?
也许你更应该做的事情是:不要躲藏,直接面对。面对你的恐惧,面对令你恐惧的一切状况。
   这时,你会发现,它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相反,社交是一件让人感到开心、快乐的事情,你会慢慢喜欢上它……
   另外,也建议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多接触一些实用的心理学知识,我们的恐惧绝大部分来自于对于被恐惧对象的陌生,当我们对世界和他人有更多了解,有方法了解时,恐惧就会烟消云散。
   例如:萨提亚中的“与人接触”,NLP中的瞬间建立“亲和感”,催眠中的潜意识沟通法,完形疗法中的“当下觉察”,觉察一下阻碍我们当下和人链接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什么?专业教练中理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等等!对建立自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您可以通过上课学习,朋友请教,图书阅读,静坐冥想等等方法去觉察恐惧本身,当我们熟悉了恐惧,恐惧就自动离开了。从某个角度说,恐惧有时不是魔鬼,他是一个提醒者,直到你收到他的提醒,然后有所突破时,它就会离开。
   最后,帮助他人摆脱恐惧,也是走出恐惧的最有效办法。这是佛教里面经常强调的,道理并不复杂,想想看:你读中小学时,即使你的学习成绩并不怎么样,但为了教会你那笨笨的同桌学好数学或英语,你是怎么做的就知道了,原理一样。

二、建立自信
允许不合适行为的后果发生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在网上和陌生人通过对话框交流,而不喜欢在现实中面对面的进行交
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够自信。
   这里面的不够自信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外表方面的,也有谈吐方面,还可能是因为家庭背景等。
   这类人一般自尊心较强,害怕被人拒绝,这就阻碍的他们对外社交的脚步。
   这时,建立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弄明白的就是,单纯的在社交网站上瞎逛对建立自信是没有多大帮助的,自信来自于成功的经历,只有在不断突破自己的过程中,才能慢慢的建立自信。
   还可以尝试着慢慢去培养自己的耐心、主动承担责任、习得并精通一种技能等,都对提升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
   网络是现实世界的镜像,但它不是现实!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不是靠网线,而是靠彼此的真实互动。如果是自信阻碍了你,那你恰好应该马上离开网络,而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与社交,自信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心态与历炼,去学习去实践,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为了练就较好的自信,我们可以从自己最喜爱的兴趣开始入手,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然后将这份成就感不断的丰富和迁移,您的自信之苗,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个人是很容易懈怠的,我们可以参加一些社团组织,如都市中常见的读书会,车友会,书法爱好者交流会,老乡会,参加培训课程后常常形成的同学会,这些组织的参加者,由于有共同点,彼此交往起来会自然而有效。

三、创伤性社交恐惧症
尽量去与他们处理信任的问题

   有一部分人是较严重的创伤性社交恐惧症,这些患者往往都与自己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有一定的关系。他们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过巨大的创伤;也可能经历过巨大的家庭变故,长期有情绪的压抑。而且,由于这种情绪长期压抑在潜意识里面,从而即时他们在社交方面表现出问题,却对这种原因不自知。这种情况,需要做专门的心理治疗和辅导!
   在这方面,常见的是通过催眠治疗NLP时间线治疗等心理学方法深入我们的潜意识深处,整理过去,消除深锁我们能量和压抑我们潜能的负面情绪,扔掉负面的沉重人生包袱,让痛苦的经历转化成为人生重要的资源。同时,在灵魂深处,植入积极正面的信念框架,植入让我们生活越来越好的自我暗示。
       如此,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走出社交恐惧症的阴霾。

结语
有效的行为矫正法:游戏治疗和绘画治疗

人是社会性动物,就像吃饭穿衣一样,社会交往也是人的基本需要。
       而在网络时代,线上社交网络大行其道的时候,线下的社交则显得很尴尬。这其中有线上社交便捷性的因素,也有人们内心的障碍。
       科技的进步,是让人们生活得越来越好,而不是相反。对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互联网的出现,是加速了他们理想实现的步伐。对于逃避现实的人群,互联网就像一个黑洞,只是加速他们的迷失和堕落。
       社交网络,它本身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它就是一个社交工具而不是社交本身。
       生活是真实的,还是需要我们理清:我是谁?我想拥有什么?我想贡献什么?
       无论这个世界多么快速更迭,这些东西永恒不变。因为只有这些东西清晰明了,我们才真正懂得什么是社交?为什么社交?该和谁交往?如何交往?何时交往?才懂得社交不是抵抗内心恐惧的道具,而是我们精神栖居的重要形态,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呼唤和需要。

撰文:姚星光   设 计:赖振胜
Copyright © 1997-2010 NLP研究院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6038729